“四轮同驱”培育 锻造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

时间: 2024-05-13
浏览次数: 369
     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。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。近年来,大竹县中医院始终秉持“人才引领驱动”理念,坚持临床磨砺、项目驱动、师徒传承、内外结合“四轮同驱”,承岐黄薪火、传中医经典、扬国粹文化,培育锻造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。
      ——坚持“临床磨砺”孕育顶尖人才。中医底蕴深厚、博大精深,若无至诚仁心、至精仁术,难以妙手回春。涵养“铁杆中医”情怀。恪守“诚信、敬业、求实、创新”院训,彰显富含中医特色的国家二等奖院徽,传唱《开创新世纪的辉煌》院歌,弘扬“大医精诚”中医风骨。集成中医先贤、中医药典故、中医药哲理,建成全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,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、以文立人。汲取“古今中医”精华。打造名中医馆,开设“经典讲堂”,举办中医沙龙,引导中医药人才耕读必读之书、药物学专著、医门圣书、辩证专书等经典,探寻中医药奥妙,夯实理论基础。坚持自悟与辅导并举,先后组织200余人次中医药人才,赴南京中医药大学、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院所,访名师、取真经、汲精华。构筑“区域中医”高地。依托“名医名科名院”建设,建成全国名中医黄煌经方工作室、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、全省区域中医康复次中心、全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,建高地聚高人,携手登高峰。全院中高级职称人才达267人、占65.92%,5名专家聘为四川文理学院兼职教授,孕育省名中医3人,建成全市首个县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。
      ——坚持“项目驱动”培育骨干人才。振兴中医药,既需有力政策保障,更需强大人才支撑。择优选苗“保成活”。牵头实施“名中医团队培育”项目,坚持自主申报、公开遴选、全县统筹,覆盖县、乡镇、村(社区)、民营和个体医疗机构,每批遴选“热爱中医、传承中医、运用中医”的好苗子30余名,确保培养对象来源广泛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。精准育苗“强枝干”。推行读经典、跟名师、做临床“三步培养”模式,用好20名省市县名中医、26名国家和省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,辅导学员常态化读经典著作、分阶段跟师临床、有计划参加学术交流,确保学有所思、学有所获、学有所用。接续蹲苗“促成林”。以县财政保障为支撑,以县中医院为基地,以接续培养为目标,以三年为一个周期,着力培养具有“真正临床思维、扎实经典理论、较高临床技能、良好人文素养”的中医药人才。县财政累计保障经费140万元,第一期30名学员已顺利结业,第二期31名培养对象已开训。“名中医团队培育”项目导师曹吉宪,入选天府“青城计划”的“天府名医”,系全市卫健康系统首个、全县唯一。
      ——坚持“师徒传承”孵育优秀人才。中医师承,是古老而珍贵的传承方式,是弘扬中医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宝贵经验。传释经典之奥义。坚持进名校、拜名师、学名典,先后组织200余人次中医优秀人才,住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,集体拜师全国名中医黄煌教授,聆听精英教师团队专题讲座,闻道破解心中疑难困惑。承办省市级继教项目4个,邀请省内外中医药界大咖名师20余人,一人一专题、一课一特色,辅导全县中医药人才领悟经典原意、汲取经典精华、把握经典运用,有效破解了基层中医药人才“潜心苦读不知其义、冥思苦想不知其要”的困境。传授经方之纲要。以全国名中医黄煌经方工作室、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为载体,依托省市县名中医,采取“经典讲堂”讲授、“中医沙龙”分享、“巡诊带教”指导等方式,推动名师与学员、学员与学员交流互动,相互启迪、相互借鉴,共同遨游中医药瀚海,共同领悟经方之纲要。传带辩证之技巧。坚持学用相结合,采取“1对1”“1对N”“N对1”的方式,分批次安排学员到县中医院跟师临床,采取师徒同诊、师徒互论,师傅主方、徒弟拟方,师傅点拨辩证之区别、用方之差异,手把手、面对面,传帮带辨证技巧、临床运用。学员纷纷谈到:昔日不敢单独坐诊开方,今日基本能娴熟运用;过去中医馆门可罗雀,现在群众慕名而来、满意而归,学中医、用中药的自信满满。
      ——坚持“内外结合”蕴育储备人才。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培养锻造新时代中医药人才,既需要量的增长,也需要质的提升。五湖四海“扩总量”。县中医院充分发挥县级公立中医医疗机构龙头作用,敢于担当、主动作为,通过走南闯北,定期不定期深入省内外知名高校,打好公招、院聘组合拳,广揽中医药类优秀人才。近三年,先后引进研究生和紧缺专业本科生31人,中医药中高级职称人才达57人,实现一年一个新变化、三年一个大变化。政策支持“激变量”。与时俱进修订《引进人才管理办法》《在职人员学历提升管理办法》,拿出真金白银,专项保障引进高端人才、专项奖励学历提升、专项提升绩效待遇,高看中医、厚爱中医。同时,深入推进“西学中”计划,引导优秀西医转型中医,营造出热衷中医、推崇中医、学习中医的浓厚氛围,中医药自信与时俱进、满血复苏。内外借力“提质量”。深入实施院院、院校合作,持续推进借智破题、引才解困、育苗培元“三大行动”,先后与四川省人民医院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、成都肛肠专科医院等,建立联盟或专科共建关系,成为四川文理学院首个挂牌附属医院,赋能锻造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,聚力县中医院向新而行、向高而攀。